行善也能獲利?氣候變遷下,企業成長的關鍵秘訣
共好行動
2025/02/21

文/曾怡陵.攝影/張家禎
想讓下一代過得好,企業要持續成長,原來靠「永續」都能搞定。在「2024里仁廠商交流雙年會」上,電通集團企業永續發展合夥人王馥蓓一身俐落套裝,語調明快,用清晰的架構和實際案例,分享如何從思維到作為,讓永續成為企業成長的利器,也為下一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空間。
許多人認為經濟好,下一代就可以永續生存。但如果我們看看眼前氣候變遷導致的各種問題,應該不難理解為何「永續」不能只靠經濟,也必須跟環境共好。企業做為運用資源,驅動自身以及社會成長的角色,有節度地使用資源,觸發成長並發揮影響力,永續轉型將是關鍵。
永續不是加掛 是企業做出差異化的機會
王馥蓓為永續如此定義:「必須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,又不妥協後代人類需求的發展。」她表示,在過去,「行善」和「成長」是平行線,如今企業做的事情都必須從「善」出發,例如,產品不能傷害地球、企業不能雇用廉價勞工,如此才有辦法永續成長。
年輕人是未來消費的主力,永續已經成為他們選擇職場或是商品的條件之一,企業必須積極行動,搶先布局。但王馥蓓也提醒,其中的挑戰在於「消費者價值與行動差」,也就是「情感上的熱情,行動上的冷感」。要消滅這種差距的方法,就是必須先滿足消費者需求,價錢能夠反映價值,才會有人買單。
三大模式 讓永續變成競爭優勢
很多廠商聽到永續創新,認為那意味著龐大的研發費用,不免卻步。王馥蓓建議可以從「流程創新」、「產品服務創新」和「商模創新」這3個面向著手。
王馥蓓分享流程創新的成功案例: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物流公司DP World,將冷凍運送溫度標準從-18°C,降至-15°C,每年減少了1,770萬噸的碳排放。王馥蓓也舉了電通在泰國輔導的服務創新案例:Gourmet Market超市推出一款APP,在食物變質前發送通知給消費者,除了避免食物浪費,也大幅增加活躍用戶。
王馥蓓以國際成功實例具體說明永續轉型的概念,也期許已經走在永續路上的里仁廠商們能夠找到合適的永續方程式,在獲利的同時也能為社會環境帶來正面力量。
王馥蓓 Porfile:
電通集團企業永續發展合夥人,擁有英國劍橋大學永續行銷認證。相信生意、善意跟創意可以結合,協助多家企業導入永續方案。
參與「2024里仁廠商交流雙年會」心得:
里仁打造一個共好平台,讓大家在永續路上走得更穩更踏實!
我覺得交流會的議程安排得很好,有大架構、新技術、食物設計和永續及綠色餐飲指南。里仁創造一個共好平台,讓大家一起共學。我也看到很多廠商相信永續是好的方向,願意跟隨里仁。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散發出來的榮耀感、成就感跟一種獨特的韌性,讓他們在永續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踏實。
延伸閱讀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