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利他到利己 被里仁誠意感動,促發永續轉型

食品與廠商
2025/02/21
從利他到利己  被里仁誠意感動,促發永續轉型

文/曾怡陵.攝影/張家禎

里仁在成立初期,為了開發呈現食材真味、盡量減少化學添加物的食品,到處找尋願意合作的廠商。但當時食安意識未起,「少或無化學添加」對食品廠來說是非常陌生的概念,里仁的開發人員常被拒於門外。幸好還是有些廠商願意嘗試合作,新藻和鴻福就是里仁早期就開始合作的元老級夥伴。

1971年成立的鴻福,歷經超過半世紀的不斷精進與辛勤耕耘,供貨版圖遍及五大洲;而1993年創立的新藻,深耕海藻加工,從亞洲沿海採收海藻製成加工品,產品行銷多國。當里仁登門拜訪,帶著少少的需求量和「少化學添加」的要求洽談合作,新藻董事長張昆旭不禁問:「你們是不是走錯地方?」鴻福副總經理鄭芳榮認為:「是在說卡通(天方夜譚)嗎?」然而,他們還是跟里仁合作,而且成為永續路上的長期戰友。為什麼呢?

被誠意改動 開發出少或無添加的海苔

張昆旭回憶,20幾年前有天他從中國出差回台,剛好遇見已經來訪4次卻都撲空的里仁開發人員。以批發為主要業務的新藻,出貨的量都是以貨櫃計算,當他聽到里仁的需求量只有10包,不禁愣住了。但張昆旭過去有挨家挨戶推廣業務的經驗,很能同理別人的辛苦,認為里仁拜訪這麼多次,好歹也要給個交代,所以即便訂單只有十包,也勉為其難地供貨。之後,聽到里仁開發人員吐露拜訪廠商碰壁的沮喪心情,又熱心地透過自己的人脈網絡,央請熟識的多位老闆們幫里仁代工。

在與里仁的合作過程中,張昆旭發現里仁是「很單純的通路」,產品上架不收上架費,不需配合買一送一、搭贈等活動,也不需要花時間和金錢來交際應酬。此外,里仁很願意花時間輔導廠商,「我去過很多家食品廠,看到里仁一教再教,非常有耐心。」而且里仁要求的產品等級,一直是通路中最高的。一開始,張昆旭聽到里仁要求除了油跟鹽,不能有其他添加物,他認為這樣的海苔吃起來沒什麼味道,消費者不會喜歡。後來他仔細思考後,決定提供里仁產期前段等級最好的幼嫩海苔,讓天然的海苔甜味和香味來取代原本的添加物。

少添加不是天方夜譚 突破技術產品再生級

鴻福與里仁的合作是從2006年開始的。鄭芳榮說,里仁資深產品開發許秀春去拜訪很多次了,但他遲遲不敢答應合作。「鳳梨酥不加人工香料、防腐劑、氫化油......,我想:哇,這做出來,消費者能接受嗎?」看到許秀春毫不氣餒,持續拜訪溝通,他終於鬆口,決定試著做看看。

減去化學添加物的挑戰過程,帶著鴻福的食品加工技術一再升級。過去製作沙琪瑪都需要添加膨脹劑氨粉,這樣麵團在攪拌一小時後就可以開始油炸。他們摸索出不添加氨粉的替代方案,就是拉長製作時間,將麵團放置一個晚上慢慢發酵,生產出來的沙其瑪品質甚至比以前更好。

鄭芳榮慢慢發現,原來化學添加物對環境和消費者都不好。以前鴻福的員工可以在廠內隨意取用食品添加物,後來鄭芳榮派專人管理添加物,並逐漸減少在所有產品的使用量。隨著食安意識抬頭,鴻福也看見這背後的商機。產品上只要多了代表少添加的雙潔淨標章,很容易被通路認可,「雙潔淨標章真的很好用!」少添加的概念不只影響鴻福的產品發展,也改變了鄭芳榮的飲食習慣,「以前是喜歡就買來吃,現在一定會看成分。」

與里仁互動了快20年,鄭芳榮親身經歷了很多互相扶持的時日。最讓他感動的是里仁在原料大漲時會主動關心廠商是否還有利潤,這種用心是一般通路少見的。

溫暖又充滿希望的互動 找到永續發展的路徑

「2024里仁廠商交流雙年會」是里仁廠商兩年一次的大聚會。鄭芳榮說,每次看到這麼多志同道合廠商聚在一起,為永續的目標努力,都會感覺「台灣充滿希望」!而新藻的張昆旭董事長每一次都一定會排出時間來參加交流會。他還記得早期辦在古坑福智教育園區,從交流道到園區的每個十字路口,都會看到志工引導交通,一進去會場大家又是唱歌又是拍手。「我看到大家這麼辛苦會覺得於心不忍,很不好意思,但又感覺很溫暖。」

對張昆旭而言,里仁是很不一樣的通路。他很高興能夠合作,不僅賺到世間的財富,也賺到心靈上的財富,仁善客氣的互動給予他不少心靈滋養。鄭芳榮則認為,里仁是「佛心的通路」,也是「有使命感的社群」,讓廠商在合作過程中找到長期發展的動力,「動力的主軸是永續,我開始思考:我們能不能再研發一些對環境、人體比較健康的產品?」

與里仁相伴走過幾十年,新藻和鴻福如今已經對「少或無添加」食品的開發頗有心得。從「利他」的角度出發,推出有利於消費者和環境的產品,同時也是在「利己」,為公司的成長注入動能,找到可以永續發展的路徑。

 

廠商小檔案   
新藻:2016年開始合作,代表產品:岩燒海苔、燒海苔、原味海帶芽   
鴻福:2006年開始合作,代表產品:鳳梨酥、文旦柚酥、桑椹酥、果乾黑糖沙琪瑪

 

 

商品推薦

延伸閱讀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