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OVO創辦人詹慧珍:用食物設計幫品牌開啟永續新對話

共好行動
2025/02/21
UOVO創辦人詹慧珍:用食物設計幫品牌開啟永續新對話

文/曾怡陵.攝影/張家禎

吐司竟然可以解決空氣汙染?一片巧克力也能探索勞工議題?在「2024里仁廠商交流雙年會」上,UOVO Food Design Studio創辦人詹慧珍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食物設計,為品牌加值也引發永續議題的對話。

詹慧珍說:「衣服可以被設計,車子可以被設計。我們一天吃三餐,一輩子可能會進食數萬次,食物為什麼不能被設計?」食物設計的概念聽起來也許很新,但其實我們身邊到處都有食物設計的例子,如各型各樣的雞蛋糕、為了方便攜帶而設計的飯糰。不過,食物設計可以發揮的不僅於此,還可以連結餐盤外的議題,藉此傳達想法、創造體驗,甚至解決問題!

不單創造感官享受  也蘊含改變的力量

放眼國內外,可以發現不少透過食物設計發揮影響力的案例。臺南有家烘焙業者想要改善燒金紙帶來的空汙問題,開發了一款印有金紙的吐司,讓信眾拿到廟裡拜完之後就可以吃掉,完全不會汙染環境。也有人透過「古蹟燒」計畫,將傳統建築與傳統文化元素變成雞蛋糕的圖案,喚起大家對古蹟自燃現象的關注。在國外,Tony’s品牌將巧克力設計成大小不一的形狀,提醒消費者巧克力產業中存有勞工剝削等不公平現象。

食物設計,不僅只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感官刺激,更重要的是觸發大家對議題的思考,促成改變。

不只用食物來設計  食物之外也可以設計

不只是食物本身的設計,食器、空間、包裝的設計,也都屬於食物設計的範疇。有韓國食物設計師為了減少塑膠垃圾,為泡麵研發一款結合藻類的可食包裝,讓消費者吃完麵的同時也把包裝吃下肚。也有日本設計師推出一系列食蟲餐具,引發人思考我們的糧食面貌在未來是否將發生重大改變?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食物設計,都打破了大眾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,激發我們更深入思考如何以更永續、更有意識的方式生活。

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食物設計模式,不妨一起想想如何透過我們最切身相關的飲食,用食物設計讓品牌理念深植人心,也為地球的永續帶來更多改變的力量。

 

詹慧珍 Porfile:
UOVO Food Design Studio創辦人兼食物設計師。透過「食物設計」來引領人們探索並關注食物背後的議題。

 

參與「2024里仁廠商交流雙年會」心得:
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唯有一群人才可以一起走得更廣更遠!

這次交流會的講者們從技術面、企業端等不同方面為永續貢獻很多心力,廠商們則是把很實際的永續產品做出來。過去幾年還在腦中的理想,都在交流會上看到雛型了,很感動!我感覺一個人可能可以走得很快,但唯有一群人才可以一起走得更廣更遠。
 

延伸閱讀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