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鮮嫩秋葵,就要「毛毛的」!
蔬食營養力
2025/10/28

圖/文:里仁
走進里仁,一籃細長的秋葵正發光:有綠有紅,尖尖像羊角。你知道嗎?紅色秋葵比綠色多了花青素,風味更清甜(加熱後顏色會轉綠屬正常)。跟著下面三招,把最新鮮的挑回家!
挑選 3 招|越「毛」越新鮮
- 看色澤與表皮:外皮完整無裂口、無黑斑與枯黃;色澤鮮綠最討喜,過深可能偏老。
- 看絨毛:表面細毛明顯代表採收新鮮;運輸摩擦會磨掉絨毛,毛少多半放得久。
- 看尺寸:5–6 公分最嫩、<10 公分為佳;過大易纖維粗、帶苦味。

小提醒:掐尾端有彈性、不易出水即為新鮮;太軟或水氣重先跳過。
好吃這樣煮
- 汆燙+蘸醬:保留清甜與爽脆,搭醬油、胡麻或味噌都合拍。
- 快炒/咖哩:切片與薑末、咖哩或番茄同炒,濃郁下飯。
- 烤/炸:整支炙烤或薄粉油炸,外酥內嫩超涮嘴。
營養小知識:秋葵含膳食纖維與黏性多醣,搭配均衡飲食有助日常保養。
保存與前置
- 整支:先別洗,擦乾→裝保鮮袋→冷藏蔬果室,約可放 3–5 天。
- 切好:拭乾去頭尾,密封冷藏 1–2 天內用完。
- 長備:汆燙 30 秒冰鎮、瀝乾後分裝冷凍;下次直接拌醬或入湯、快炒不失口感。
零浪費靈感:尾段與不夠漂亮的,切丁丟進炒飯、味噌湯或蔬菜煎餅,營養不打折。
常見問答(FAQ)
紅色秋葵和綠色差在哪?
紅色含較多花青素、風味偏清甜;加熱後轉綠是正常現象。
秋葵太黏怎麼辦?
切前擦乾、快刀俐落;熱鍋快炒或先汆燙冰鎮,黏度更柔和。
買回家要不要先洗?
不需要,易吸水變軟。烹調前再沖洗、迅速瀝乾即可。
尺寸越大越好吃?
不一定。5–6 公分最嫩,過大易纖維粗、略帶苦味。
里仁的承諾
在里仁,我們優先與🌱友善農法小農合作,讓土地少一點農藥壓力;鼓勵☀️當令飲食,盛夏秋葵最脆甜;也實踐♻️永續價值,靠正確保存與分裝把每一根秋葵都吃得剛剛好、不浪費。今晚,用一盤綠意加分你的餐桌吧!
延伸閱讀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