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產業鏈支持部落經濟

里仁的努力
2019/07/24
以產業鏈支持部落經濟

文/錢麗安 攝影/黃基峰、陳俊羽 圖片提供/里仁

台灣原住民族世居山林,以墾耕種植許多傳統作物;但由於地處偏遠或受地形限制,農耕人力相當短缺,產銷艱辛;採慣行農法,易影響生態多樣性或汙染水源。
為活絡部落經濟也永續山林,里仁與慈心投入構築部落農業產業鏈,串聯加工廠商、推動部落經濟,期望部落與山林生生不息。

 

奇美部落

 

走訪部落時,常常可以聽到樂天的原住民這麼介紹自己的家園:「山海是我們的冰箱!缺什麼,就直接去採!」原住民們世代承襲與山林和諧共存的智慧,順應時節採摘食物,不強取濫採,視大地為母。

早年部落居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,住家外自種野菜、小米、紅藜或樹豆等雜糧,採最傳統無農藥無化肥的方式栽作,但隨著大環境的變遷,原住民漸漸遷往都市發展,人口外移;加上部落大多地處偏遠、交通不便,經濟難以為繼,間接影響了文化的傳承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昔日山林燒墾的傳統農耕方式,轉為要求效率與產量的慣行農業,農藥及化肥的使用,悄悄改變著生態。

 

支持部落農產品 開啟善意互助循環

眼見悠久的部落文化式微、偏鄉生態環境受影響,里仁因為心繫偏鄉部落所面臨的農耕轉型困境,以及山林生態永續的重要性,默默支持部落農產品近十年。

里仁資深產品開發專員許秀春說,一開始想法很單純,就是希望透過里仁多年來逐步建立的「產銷消」循環模式,以契作鼓勵部落農戶友善耕種。 所以陸續上架生鮮的部落作物像是南瓜和水蜜桃,及初級加工農產品如紅藜米、糯小米。2011年,還受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邀請,和茂林魯凱族農友契作土芒果,結合豆之家、雙葉等廠商開發出多款土芒果加工食品。

2017年,因六星計畫的因緣,里仁又主動為花東部落引介加工廠資源,和慈心基金會、部落與統百、乖乖等廠商一起建構部落經濟的產業鏈。里仁的初衷就是希望讓部落農友培養自給自足的能力,經濟獲得保障,也讓山林永續發展,萬物恢復生機。

 

玉米

 

耐運輸、耐儲存、加工運用性廣泛、台灣自給率偏低的硬質玉米,適合偏鄉部落進行有機耕作。

 

培養互信 做部落農友最堅強的後盾

提到部落農產,很多人會想到小米、紅藜、洛神花,還有來自花蓮六十石山或赤柯山的金針。每逢8 ~ 9月金針花季,山丘上開滿黃澄澄的金針花海,讓人神往。在8、9年前,得知當時還沒沒無名的花蓮黑暗部落金針需要協助時,負責雜糧作物產品開發的許秀春便一口答應,就這樣開啟與原住民的合作旅程。

許秀春笑說,可能是一開始不理解原住民不拘小節、隨興所致的行事風格,合作的第二年,收成時間到了,金針卻沒有依約定如期到貨。詢問之下才知道,金針被其他買家以更高價格買走了。「就產品開發角度來說,這是非常困擾的。」許秀春說。因為有些農產品是一年一產,沒有貨,要怎麼跟消費者交代?

「後來陸續又和不同部落合作了小米、葛鬱金粉、紅藜等」,透過一次次不同的合作,許秀春慢慢磨出心得。「現在我的態度轉為『有就買』,如果部落農友可以在其他通路賣到更高價,那我會為他們的收入提高而高興,我可以開開心心地再去開發其他的產品。」

不僅如此,許秀春也開發出不同的合作模式。本來她是逐一拜訪全台有通路需求的部落農友,後來得知台南樹谷農場的王米玲場長也在協助部落農友推動紅藜,理念契合下就委託王場長統一處理。許秀春則將重心放到後端找廠商做產品開發,以及挖掘部落的其他經濟作物。久而久之,部落居民從懷疑到信任,再轉為依賴,原本逐價格而售的部落農友,開始珍惜這樣的情誼,還會主動通報,告訴許秀春還有哪些部落作物可以發展。

 

紅藜

 

紅藜棒

 

受里仁守護台灣本土食材的信念感動,上豐公司將自家穀物棒的藜麥原料改成台灣紅藜,以支持原住民耕作。

 

串聯部落農業與廠商 帶動產業鏈

部落農友辛苦栽種出來的作物,若不能生鮮販售,要找到合適的加工廠研發新產品,或是用來取代食品中原本的進口原物料,則有賴里仁與加工廠商多年來建立的默契。

「里仁的宗旨就是要支持本土有機農業,讓台灣變成有機島,因此在從事商品開發時,都會想市場在哪裡,有沒有可能形成產業鏈。」擔任里仁產品開發超過十年的何宸瑋說,2018年新上架的「玉米爆爆」可說是經典案例。

2015年,慈心承接國發會「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」,進入奇美部落輔導農友種硬質玉米,從育種、種植到開發加工,這條路並不簡單。原本選擇以應用廣泛的有機硬質玉米為發展重點,採收後才發現找不到加工廠合作,最後找上里仁協助。「硬質玉米的應用的確很廣,但因長期以來仰賴國外進口,台灣幾乎沒有人從事這方面的加工,整個產業鏈是斷掉的。」

開發專員何宸瑋笑說,一開始他想得也很簡單,那就拿來做爆米花,或是像乖乖等膨發商品,應該很快就能去化庫存的壓力。實際嘗試後才發現,原來爆米花有特定的玉米品種,不是所有硬質玉米都可以。而好不容易找到加工廠願意協助磨粉,分離出不同的成分,又發現5噸的玉米磨粉後,僅剩1噸可以用來製作產品。最終,對台灣米食情有獨鍾的統百食品不僅勇悍接下任務,還自購專業研磨設備,成功研磨出九成可用的原料,經過將近一年的反覆試作,才成功製作出廣受好評的「玉米爆爆」。

 

多家加工廠相挺有機理念

餐御宴以茂林土芒果研發的「芒果青」則是另一個例子。早年曾從事有機工作的創辦人周淑禎,聽到產品開發專員楊植三提及希望協助一年多達6噸的茂林綠保土芒果研發商品,第一時間就允諾,「我知道有機之路的辛苦。」

為了製作安心的芒果青,周淑禎選擇以人工方式進行古早的工法,逐一去澀、糖漬、輔以時間的淬鍊,製作出當季的限量風土之味。為了確保芒果青的品質,在芒果製作當日,還特別停下其他生產線。「後來發現原來這個『芒果青』的意義不僅是支持有機理念,還有另一層意義:護生紫斑蝶!」周淑禎難掩興奮地說,知道的當下,真是難以形容的快樂,因為「護生」可比「放生」更具積極意義。

 

讓產業鏈像漣漪向外擴散

部落擁有最富足的自然景色與文化意涵,支持部落的經濟,是里仁與慈心近年來努力的目標之一。從耕種的輔導、擴大種植面積,同時保留原生種作物及本土雜糧,並串聯廠商加工成食品到通路銷售,再結合消費者之力,一步步領著部落建立產業鏈。其中,消費者的支持將是最大的力量,有助於擴大偏鄉部落的有機栽種面積,提升農友收入,帶動部落年輕人返鄉,延續族群文化的傳承。當我們看著山豬、山羌、台灣獼猴在山中、田裡自在地跳躍生活應是最值得驕傲的時刻。

商品推薦 - 快來試試看

延伸閱讀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