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鮮減塑的幕後英雄
里仁的努力
2019/10/31
文/錢麗安 攝影/石吉弘、張季禹 圖片提供/里仁、shutterstock
台灣一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,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82個。為了減少用量,福業從2016年底尋找替代包材,經實際測試,隔年為蔬果換上可堆肥生質袋,並建立回收、堆肥示範系統,期望為友善大地盡心力。
人物專訪:周意鈞
福業公司(里仁蔬果供應商)企劃專員,負責公司的流程規劃、風險管控、矯正措施管理等。
自2017年8月,里仁門市的蔬果區起了小小的變化,原本包裝蔬果的透明塑膠袋,部分被霧面蔬果袋取代。結帳時門市人員還會鼓勵消費者,將袋子上的標籤去除後可拿回門市回收。
尋找對地球更友善的包材
「如果目前的生活還是避免不了塑膠包裝,那就來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有同樣功能、對地球更友善的包材。」里仁蔬果供應商,同時負責推動可堆肥生質袋的福業公司企劃專員周意鈞說,因為包裝影響了生鮮蔬果的保存期限與外觀,因此光找合適的材質就花了近半年的時間。
所謂的 可堆肥生質袋,是指在特定環境下,透過掩埋或堆肥方式能分解,達到永續循環。 周意鈞說,為了落實循環再利用,也希望帶起示範作用,因此在尋找可堆肥生質袋時,不僅要求國際認證,福業也透過實際掩埋測試,經過3個月的觀察記錄,確認可以100%分解後才改換包裝。
無懼成本增加 成就無塑環境
使用後的可堆肥生質袋可與一般垃圾焚燒,並不會產生有害物質。若採取回收,則需與一般塑膠分開處理,否則會影響回收塑膠再製的品質。由於台灣尚無可分解包材的回收處理機制,因此里仁在全國門市設立回收點,將回收的可堆肥生質袋送至位於雲林的慈心有機農場農業推廣中心,加上葉菜梗、雜草、禽畜的糞便等進行堆肥。堆肥處理 3個月後,可堆肥生質袋就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。
「我們是理念先行,希望可以起示範作用,但最終仍需要政府推動,才可能真正長遠且廣泛落實,達到永續地球的目標。」周意鈞表示,以民間通路的力量來推動,所需投入的人力與成本非常可觀。從一般塑膠袋改為可堆肥生質袋,包材成本就將近增加一倍,而在自主回收的各個環節更需要加派人力處理,如門市回收、篩選整理、租借堆肥場、堆肥作業及資材等,每年增加近百萬的成本。
「但很值得!」周意鈞笑說,可堆肥生質袋的回收率從不到1%後來慢慢增加到12%,顯示消費者對永續環境理念的認同。更開心的是,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政府或民間機構前來參訪、取經,作為施行的參考。
延伸閱讀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