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機加工 封存風土之味

共好行動
2019/01/04
有機加工 封存風土之味

文/李佳芳 圖片來源/里仁、慈心

無論是日本精進料理所談「旬味」,或是中國傳統飲食倡導的節氣料理,談的都是當季農產的新鮮滋味,令人格外感受到土地的溫度與恩賜。可是在吃當季的背後,除了生鮮蔬食以外,「農產加工」扮演重要角色,透過醃漬、發酵、乾燥等方式,保存季節的味道,展現食材隱藏風味,甚至可以提升農產品價值,護持有機農產。 

俗話說「米貴傷民,穀賤傷農」,在氣候環境的劇烈變遷下,現代農業面臨的挑戰增加,造成農作物減產、土地或投資設備損失;然而生產過剩的去化更是農友耕種之餘急需解決的煩惱。面對產銷供需的一大課題,在土地上投入更多心力的有機農業,也漸漸意識到聯合「食品加工」的生產模式是必然發展的一條道路。

於是,扮演通路角色的里仁,協同有機食品加工廠、技術移轉輔導單位的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,經過多年努力建置了有機農產加工鏈,為有機農業提出更多元化的產品方案,讓每一顆用心栽種出來的有機蔬果,可以充分被珍惜利用,製作出各種美味的食品,為消費者創造健康的生活。

經過細心呵護的有機農作物,除了生鮮食用,還能進行加工,提升價值及風味。

 

化解產銷之間的難題 

什麼是農產品加工?許多人聽到「加工」兩字,以為那是一門現代技術,其實農產品加工在人類飲食歷史的淵源已久,像是阿嬤在自家後院曬蘿蔔乾、醃芥菜、釀梅子等,這些用於保存蔬菜水果的技術,就是所謂的農產品初級加工。

農產品加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存,其次是可以創造更多樣性的飲食,不過站在現代農業的範疇裡討論,農產品加工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調節盛產。大面積栽種單一作物的產量,要在賞味期限內靠鮮食完全去化,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,倘若沒有食品加工業的協助,恐怕高達40%的農產品將面臨被丟棄的命運。 

一般消費者對於「盛產」與「去化」的觀念,大多直接聯想到新聞媒體報導的事件,例如2006年柳丁盛產喊到一粒一元;2018年旗山香蕉盛產跌價,而高麗菜價格崩盤導致農民棄收,幾乎是每年都有的新聞。不少人看了新聞忍不住跳腳問:怎麼不拿去加工?其實不是農民或食品廠不願意投入,而是食品加工並非把食材運到工廠、丟進機器這麼簡單,那是一門必須經過縝密思考研究的計畫性工作。從食材走到食品,這一哩路聽來容易,做起來卻不簡單。

有機農作物不噴灑農藥及使用化肥,病蟲害防治不易,圖為秀粉介殼蟲的危害嚴重,農場只得忍痛棄收木瓜。

 

有機農產加工的技術有哪些?

有機農產品加工原理大致可以「溫度控制」、「水分控制」、「pH控制」三大類來談,溫度控制為透過冷藏、冷凍、加熱等手法殺菌或抑菌;水分控制則可透過日曬、乾燥、熱風等手法,降低食材水分含量,以利長期保存;而pH控制聽來艱澀,其實說穿了就是以酸抑菌的技術,另外還可利用高壓殺菌(HPP)、熱殺菌或真空包裝等手法,製成殺菌軟包(調理包)或罐頭食品。

由這三大原理發展出的農產品加工技術,概分為以下6類: 

  1. 冷凍:將半熟或生鮮蔬果急速冷凍處理,例如青花菜、、地瓜塊、馬鈴薯塊。
  2. 冷藏:蔬菜經過低鹽或低糖醃漬,在冷藏下延長保存,例如福菜、醃漬大芥菜、酸高麗菜。
  3. 乾燥:利用日曬或熱風、膨發等技術降低水分含量,例如水果乾、香菇調味粉。
  4. 鹽漬:使用高鹽分醃漬食材,可在常溫下長時間保存,例如梅干菜、蘿蔔乾。
  5. 糖漬:使用砂糖醃漬食材,可在常溫下長時間保存,例如蜜餞。
  6. 發酵:利用發酵產生的酸,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,例如醋、醱酵原液。 

 

縝密、計畫性的有機食品開發

在有機農業發展初期,里仁為了扶植農友轉型,面對畸形、裂果、蟲咬等原因造成外相不美的農產品,也懷抱著惜食之心予以收購,並設法製作成果醬類商品來去化醜蔬果。面對消費市場的激烈競爭,大量需要去化的農產品不能光靠果醬,倘若要導入冷凍、乾燥、鹽漬、發酵等不同技術,首要面對的就是「研發」、「排程」、「產量」的問題。

「什麼食材該用什麼方法來做,這絕對不是農產品擺在面前了才開始想。」農產品盛產,對食品開發團隊來說,好像接變化球,需要時刻鑽研、累積球技,每顆球到眼前都有不同的打法。里仁資深開發人員楊植三說,「產品開發就像每日功課,你必須天天去研討思考,才能在需要之際即刻用上。」任何食材一旦進入工廠的生產流程,必要考慮最現實的市場接受問題,市面上有哪些商品、什麼是暢銷的、消費者的喜好與需求,能夠綜觀全盤思考,計畫性生產出具有銷售潛力的獨特商品,是產品開發人員的主要任務。

「除了天馬行空地發想,我們也經常必須到通路市調,或是透過網路問卷調查,實際了解消費者喜好才行。」舉例來說,面對連續幾年的地瓜大量盛產,里仁一開始將生鮮地瓜去皮切塊做成「冷凍地瓜」,供應給餐廳或消費者可以買回家烹煮。但面對飲食文化的改變,現代消費者以外食居多,在家開伙次數漸漸減少,而簡單料理就可食用的即食商品便顯重要。於是里仁產品開發又針對市場推出冷凍點心,例如「冰烤蕃薯」、「地瓜圓」、「地瓜奶皇包」等產品,由初級加工逐漸走入精緻加工。

 

農產品採收後必須經過分級挑揀,再進入加工程序。

   

產地、開發、加工廠三方的緊密合作

要將同一種食材做成各種不同食品,這意味著要與不同的專門加工廠合作,因此每項食品都代表著一個獨立的商品開發企劃,必須要開發端、加工廠、產地三方配合得當,才有辦法成就一項食品。

面對農產品加工的需求,長期耕耘有機農業的里仁,除了扮演協調產地穩定供應原料的角色,同時也肩負起教育的重責大任。資深產銷人員表示,許多農友以為收成之後,卡車載去工廠就可以加工了,但工廠生產作業需要使用標準規格的農作物,產地必須針對不同加工需求先行分級。後續的去殼、去皮或打碎等處理技術都是需要學習,甚至必須尋求外部支援的。

參與里仁商品「玉米爆爆」研發的奇美部落耆老蔣金英,對於配合食品加工的生產過程特別有感。她說:「第一年栽種五分地的收成量僅有1.2萬公噸,根本不足以進入工廠生產線,而第二年大家努力生產了20公噸,生產量是夠了,但沒想到更傷腦筋!」原本以為硬質玉米一採收就可以馬上送進工廠,可是進入加工程序之前,這些玉米還必須脱粒與烘乾,而傳統露天曝曬的方法無法符合有機加工的標準。「為了要乾淨地烘乾,我們只好拜託乾燥廠幫忙,可是20噸的產量不上不下,根本也沒辦法獨立乾燥,最後只好用聯合烘乾的方法來處理,多多少少造成了損耗。」

 

奇美部落栽種非基改有機硬質玉米,因部落位處偏遠山區,交通不便,栽種面積和收成量有限,除了以人工採收及脫粒機處理,初級加工更煞費苦心,為符合有機加工標準,捨棄傳統日曬和農會的慣行玉米烘乾機,委託東豐拾穗農場幫忙烘乾。

 

提升農產加工精緻度與價值

配合有機農產品加工進行計畫性量產,並非一年或兩年就可以完成。有時必須從產地端深入研究,了解作物、農法、土質、氣候的特性,輔導農友克服生產問題、精進農耕技術、穩定產量,甚至建議轉作不同品種、作物的調適期等等,可能要好幾年才能達標。

長期以來,里仁累積發展出一套「排程加工」的有機農產品開發方法,甚至逆勢擴大生產面積,塑造出地方特色物產。例如雲林的地瓜、毛豆,以及來自各地的胡蘿蔔、馬鈴薯、鳳梨等。有機農產品透過加工,不但提升產品的精緻度,同時也賦予更多價值。舉例來說,有機胡蘿蔔一斤售價大約55元,倘若製成有機全果胡蘿蔔汁,一罐330C.C.售價約60~70元,無論價格上或保存上都比鮮食好,此外榨汁剩餘的「纖維」還可以延伸利用,用於生產發酵原液,更是100%的全果全食利用。

當今加工技術的進步之下,食品加工不再只是為了保存,甚至是為了保存更好風味或營養成分。近幾年,里仁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積極合作,利用實驗性質的「中間工廠」,研究乾燥處理技術、全果應用技術、超高壓技術、薄膜過濾技術等,測試出商品的最佳風味參數,並建立起生產標準化的SOP流程,省去大量的摸索時間,幫助食品廠投入有機農產品加工領域。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啟成說:「有機蔬果與慣行蔬果的加工差異不大,主要差異在於生產線過程的品檢與要求,當食品廠有意發展有機加工時,相關基本知識的建立就格外重要。」

資深開發人員楊植三先生說:「有機農產品加工所面對的,是消費者味蕾求新求變的挑戰。」他指出,一項成功產品的熱賣週期大約三年,面對市場新鮮感衰退,究竟是要調整產品,還是要減產轉作?面對有機農產加工的課題,末端市場到前端生產線必須串聯起來,上下游整合思考,並配合種植對策,這不僅可以豐富土地種植多樣性,同時也是避免盛產傷農、達成產銷雙贏、帶動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關鍵。

長期耕耘有機農業的里仁,發展出「排程加工」的有機農產品
開發方法,塑造出地方特色物產。

◎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 第52期 p4~p9

商品推薦 - 快來試試看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