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上飲食的永續旅程 享用更永續的一餐
共好行動
2025/04/02

文/曾怡陵.攝影/張家禎.圖片提供/綠色餐飲指南、里仁
SDGs是當今全球的熱門話題,多數目標可以透過飲食來促成。在國外,永續飲食不僅是國家政策的重要方向,也是消費者必備的素養。在台灣,有「綠色餐飲指南」號召500個綠色餐廳和店家一起實踐永續飲食,還有企業靠著蔬食和私廚的好廚藝打響「最狂員工餐廳」名號,成為求職者心中的幸福企業。永續飲食的運動在台灣遍地開花,邀請你跟著我們一起踏上飲食的永續旅程,用更永續的一餐來迎接這個浪潮。
近年來,農作物歉收的新聞時有所聞,全球土壤也正因為農藥大量使用而劣化,未來土壤若種不出東西,人類要吃什麼?永續飲食在許多先進國家是重要議題,飲食的主動權不只在餐飲業者手上,如何透過飲食的選擇來建構更永續的未來,也是消費者必備的知識和責任感。
里仁總經理李妙玲說:「為了食物的好吃、便利,我們掠奪了其他生物、下一代的生存空間,我們超用了地球資源,負債就變成後代要扛。」竹北蔬食餐廳「拾吾純植」創辦人陳明煜則表示,曾有學校老師提到30年前根本沒聽過孩子有「過動症」,現在卻越來越多,多項研究皆顯示其原因與飲食息息相關,飲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。
在當今全球共同努力的聯合國17項「2030永續發展目標」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中,高達十多項可透過飲食來促進,這不只是政府、企業的事,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餐都可以採取的行動。
綠色餐廳接軌國際 帶動消費者實踐永續
雖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飲食的重要性,但生活忙碌,加上台灣外食方便,外食人口多於自煮族群。我們看似餐食選擇很多,但多半無法得知食材來源,只能被動接受。在日本,有「綠燈籠」運動讓消費者辨識使用在地食材的餐廳;在台灣,則有「綠色餐飲指南」、「慢食臺東」等運動,邀請消費者一起用「吃」來形塑永續的未來。
「綠色餐飲指南」共同創辦人何佳穎表示,國際上很早就有Farm to Table(產地到餐桌)、食物銀行等倡議。到了2015年聯合國宣布SDGs,大家開始用「永續」來涵蓋食物不浪費、責任消費及生產等飲食系統的不同內涵。應對外食人口增加,為了引導消費者到綠色餐廳吃飯而在2018年推出的「綠色餐飲指南」,就提出包含多個永續層面在內的「綠食宣言」。綠色餐廳須遵循其六大原則:優先採購有機友善食材、優先採用當地當令食材、遵循永續生態及海洋原則、減少添加物使用、提供蔬食餐點選項,及減少資源耗損與浪費。
近年,「綠色餐飲指南」更攜手串聯全球73個國家的英國永續餐廳協會(Sustainable Food Restaurant Association, SRA),為台灣餐飲的綠色轉型提供動能。2024年又接軌 SRA的「Food Made Good」認證系統,從食材的採購、社區關係、營運過程中減排和減少食物浪費等環境面向,全面地幫助餐飲業提升永續性。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