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首家有機加工廠 細節的堅持 蘊藏在每一滴飲品裡

食品與廠商
2025/04/02
台灣首家有機加工廠 細節的堅持 蘊藏在每一滴飲品裡

文/盧家珍.攝影/黃基峰、張家禎

一大清早,統盛國際董事長林榮灶就開始在廠區巡視,精神奕奕的他,腳步輕快,一點也不像是70幾歲的人。身為台灣第一個通過有機加工品驗證的工廠負責人,產程管得比法令還嚴格,堅持著所有生產細節,打造出行銷國際的有機飲料王國;並與里仁攜手本土有機農產品加工,啟動永續的消費循環,一起讓台灣的環境變得更好。

每天,林榮灶都要喝一瓶自家生產的有機全豆豆奶。這是統盛熱賣的產品之一,也是他自豪的營養來源。當初,他看中蘭陽平原的純淨水質,公司一落腳就是30多年,曾是全台銷售第一的梅子汁大廠,後來竟然砍掉重練,轉型有機加工廠,並以豆奶重新出發,一路跌跌撞撞,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成績。

轉型有機失敗連連 只為對的事執著

「當年,我用獎勵旅遊的方法,讓經銷商3個月就把梅子汁賣破一萬箱。」林榮灶津津樂道這段過往。然而隨著各式茶飲席捲市場,本土飲料業績下滑,他不得不尋找新的生機。此時,他看到歐洲流行的有機食品市場,認定是台灣未來的趨勢,便決意提前轉型。

2003年,他找到唯一種植有機甘蔗的農友,開發第一款有機甘蔗汁,結果因為售價昂貴,又沒知名度,消費者不買單,慘賠一千箱;他再接再勵投入第二項產品「健康醋」,沒想到結局一樣以失敗作收。

當時食安意識尚未普及,有機食品良莠不齊,又缺乏可靠的認證制度,因而真材實料的統盛就吃了高成本的虧,承受了高額的損失。然而這並未打擊林榮灶的決心,屏科大農化系畢業的他,深知農藥及食品添加物的危害,因而對推動有機抱持著使命感。他靈機一動,想到外銷香港的另一條產線―非基改豆奶。

首創有機全豆豆奶 努力爭取有機驗證

「一般飲料有生命週期,而豆奶沒有,是長銷型的產品。」林榮灶說,「既然都採用非基因改造的原料了,何不更進一步做有機豆奶?」由於黃豆品種風味不盡相同,統盛費時半年嘗試各地有機黃豆,最後選擇加拿大契作的有機原豆,以整顆進行磨煮,搭配純淨的蘭陽水,研發出香醇濃郁的「有機全豆豆奶」。

林榮灶說,之所以稱為「全豆豆奶」,就是因為製造過程中不濾渣,完整保留植物性蛋白質及大豆異黃酮等營養。「不但要喝起來沒有豆渣,口感還要細緻滑順,這是最難的!」他說,一般加工廠多半採用增稠劑,但他堅持不放任何添加物;此外,豆奶在煮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泡沫,為求快速便捷,有些廠商會加入消泡劑,林榮灶卻堅持不使用。

為了製作出如此高標準的產品,林榮灶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先進機器,透過微米化高速刀,將豆子磨至細末;接著以壓力鍋蒸煮,減少泡沫的產生;再用均質機調和豆渣與漿液,增添滑順口感。最後在無菌室充填,以高溫滅菌,不用防腐劑,常溫也可保存一年 。

同時,林榮灶也努力爭取有機驗證,「因為這樣才能夠取信於消費者!」當時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因應農糧署推動有機相關驗證業務,找統盛作為慈心推動有機驗證的第一間廠商。因此統盛早在2008年,就成了台灣第一個符合政府驗證標準的有機加工廠。

同心幫助本土農民 和里仁成為好夥伴

雖然拿到了有機驗證,卻不是銷售保證。上市第一年,只賣出了兩百多箱,等於一年才煮兩桶豆奶,銷量悽慘。員工忍不住質疑,問林榮灶:「還要不要做?」他頂著債務和股東壓力,仍然回答:「怎麼不做呢?」

硬著頭皮做到第二年,全豆豆奶進入里仁門市,訂貨量就增加到兩千多箱,是原來的十倍;到了第三年,業績爆增到一萬多箱。如今他的豆奶不只賣進各大通路,還外銷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洲等地。現在統盛也幫里仁生產自有品牌的全豆豆奶,有機豆奶的發展欣欣向榮。

提到里仁,林榮灶笑道:「我們是一起成長的伙伴,真心實意為這塊土地付出。」原來,里仁在成立初期就曾找上統盛,因為雲林麻園農場有許多盛產的友善耕作柳丁,在統盛的加工下,才有了柳丁汁這款限量有機果汁。

「700瓶1000cc的柳丁汁,7分鐘就灌好了,卻要花5個小時清洗機器。」林榮灶說,當時員工抱怨連連,但他卻認為幫助轉作有機的農友是有意義的事。後來統盛又推出了鳳梨胡蘿蔔汁,以具體行動支持在地小農的盛產作物。

能做的就做 別人不做的也做

基於支持本土作物的共同理念,里仁也邀請統盛一起開發在地食材的飲品。2024年推出的「紅豆紫米奶」就是採用友善耕作的本土紅豆和紫米。林榮灶說,在里仁的引介下,原料的質和量都讓他安心,最傷腦筋的反而是配方問題。由於里仁要求濃醇,而紅豆、紫米和黃豆所需的浸泡、研磨時間和蒸煮溫度皆不相同,濃度不易控制。尤其紅豆和紫米容易糊化,導致機器管線堵塞數次,請廠商來維修所費不貲,統盛至今仍在挑戰最佳做法。

另一款為了協助農民轉作有機而研發的「仙草茶」也不容易。最初農民提供的仙草未經整理,裡頭夾帶著碎石雜物,林榮灶不但投入經費購買機器供農民裁切,最後甚至還收回原料自行處理。此外,一般仙草茶的用料少、蒸煮時間短,但里仁的仙草茶使用大量原料來萃取,溫度也不能太高,否則會酸化,所以蒸煮時間很長,一次就要4個小時,由人員輪班熬煮。林榮灶還曾擔心萃取失敗,半夜到工廠跟員工一起確認濃度。

里仁產品開發專員李雯菁笑道:「林董總有不同的辦法,讓每次做出來的產品都很好喝。」在林榮灶的腦袋裡,還有好多種飲品配方,等著一步步挑戰實驗。他說:「做中學、學中做,加工的角色很重要,可以幫助有機農民增加收入,又能讓環境變好,何樂而不為?」
 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