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水、好生態 才有好蔬果食材
土地與生態
2017/10/01
文/陳儒瑋 攝影/呂豔芳、張正義
水是萬物生命之源,人也賴水而生、傍水而居,但因為人類社會的介入,珍貴的水資源受到汙染。為了讓生命之水永續循環,水源涵養、土地利用與作物生產的平衡,是我們應當深思的課題。
如今河川、海洋汙染日益嚴重,受到各界關注。人們緬懷以往在河邊、溪畔或水溝邊戲水撈魚摸蛤蠣的好時光,對照現今重金屬、石化清潔劑、化學肥料與農藥所造成的水體汙染惡化問題,在在提醒我們立即行動的必要。因此,聯合國訂定每年3月22日為「世界水資源日(World Water Day)」,其中首要議題就是水資源與食物安全、能源及永續發展。水是糧食生產的核心,缺水必缺糧、無好水則無好糧。
有機耕作 護水也護土
生產者常需引用水源來灌溉作物,視作物生長情況調節,給得太多或太少都不行,必須仔細拿捏;也得仰賴風調雨順,看天吃飯。
灌溉水源影響作物良莠,需要定期檢測。在台灣的一般檢測項目為電解度與pH值,有機灌溉水質則要求更高,須額外注意砷、鎘、鉻、銅、汞、鎳、鉛、鋅等8項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,列入水質檢測項目。
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,採用有機方式耕作的農地,由於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,可避免河川、湖泊、水庫優養化與累積農藥,確保水源品質,減少對環境的負擔。除此之外,更能回饋農田,增加田裡的生物多樣性。
再者,有機農業維持健康土壤中應有的生物系統,使得土壤與作物根系形成類似海綿的作用,吸收較多降水,蓄水率比慣行農法好,因此遭逢強降大雨時,土壤較不容易大量流失。水土保持能力越好,愈能減緩降雨劇烈變動帶來的衝擊。
以坪林淨源茶與花蓮銀川米為例,他說明有機農業如何兼顧生產品質與保護水源。
守護水源的淨源茶
坪林是北台灣著名的產茶區,位於翡翠水庫上游北勢溪流域。以往茶園幾乎全部採用慣行農法,噴灑的農藥隨著河川流入水庫再送到每個人的家中。
2007年起,慈心基金會與坪林地區農友合作栽種有機茶。從挨家挨戶拜訪開始,慈心舉辦多場說明會、成立淨源茶場做為推廣基地,至今已超過30戶農友加入此項淨源計畫,有機茶園面積擴大至600公頃,不僅保障下游民生供水的品質,同時為保育物種翡翠樹蛙提供良好的棲息場域。
互利共好的銀川米
位於花蓮富里的銀川米提供了一種作法:堅持有機,從水源開始把關。
經營者賴兆炫先生發現,在上游種植梅樹的原住民生產者普遍採用慣行農法,農藥順著水源流下,即使他在山下努力維持不施農藥的有機耕作,也難不受影響。他因而找上梅子生產者溝通,並一路協助他們進行教育訓練到申請有機驗證,成功轉型為有機梅園,而銀川有機米的灌溉水源亦獲得保障。
「從綠色保育的觀點來說,食安、水源與生態三者息息相關。」蘇執行長說道。安全作物來自良好水源,擁有優良水源之處生物豐富度相對較高,多元生態環境幫助生產者擺脫化肥與農藥的依賴,保障水源環境不受汙染。有機農業正是順應了這樣正向循環的永續精神,維持生態、生產與生活三者間的均衡發展。
商品推薦 - 快來試試看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