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災農損高 農民、通路與消費者的共同課題
共好行動
2017/01/01
撰文/楊鎮宇 圖片提供/里仁
農業遇到天災損失,消費者感受到的是菜價高漲或無菜可吃,然而對農友來說卻是心血付諸流水及復耕的沈重負擔與挑戰。2016年颱風接續來襲,在未來一年或數年內,對有機農友及消費者會造成哪些影響及損失呢?消費者、通路又能夠怎麼做,來協助農友面對天災損失呢?
2016年夏天接連而來的3個颱風,讓農友吃足了苦頭。主要衝擊高雄、屏東、台東一帶,包含榴槤、番石榴、香蕉、蜜棗、蓮霧等果樹幾乎全軍覆沒,二期水稻也幾乎泡湯。細數損失,7月的尼伯特颱風,全台農損近七億,南台灣農業損失慘重,尤以台東的釋迦和高雄的香蕉受損最嚴重。9月的莫蘭蒂颱風,造成南部農業損失6億,光是高雄的番石榴就農損約兩億五千萬。梅姬颱風,更造成全台農業損失高達33億。
天災致農損 農民苦不堪言
近年,台灣農業常遭受颱風重創。「一場颱風來,農友投資的上百萬生產成本可能就泡湯了。」負責供應里仁農產品的福業公司總經理李逢祺說。颱風若造成農田的溫室、設施倒了,作物泡湯,先前投入的種苗、肥料等栽培成本跟著泡湯,不但無法採收,受創的溫網室設施也要拆除,等雨停後重新蓋設施,需要資金、工人,更需要新種苗,因此颱風後農業界常出現搶工、搶苗的現象。
因此,農場遇到颱風的復原時間可能要花2~5個月,設備、作物、收入都受影響,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短期內無法購買到想食用的農產品,或者是需要付出較高的價格,而對農友來說,不但耕作受到嚴重影響,損失的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。
果樹損失大、復原期長 影響耕作意願
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則分析,目前台灣多數農產仍受貿易保護,僅進口如甜椒、青花菜等蔬菜,較少葉菜類,因此遇到颱風時,作物產量減少、價格波動明顯,只能依靠下一波的生產此外,還要看區域,若是某個短期葉菜類作物的主要產區受到颱風影響,那麼勢必無法供給全台的需求。
至於果樹的部份,受到颱風影響後,復原期可能要一、兩年以上。例如7月的水蜜桃遇上颱風,不但產量減少,也會影響樹體營養,連帶影響來年產量,因為果樹長果實,需要花力氣的,這次產出的果實被颱風吹落,之後要長新的,需要一定的復原時間。此外,這幾年台灣香蕉的產量很不穩定,也是因為受到颱風影響。
蘇慕容認為,台灣近年來氣候異常、天災日漸頻繁的情況下,在台灣種果樹實屬不易,如果沒有找到良善的避險措施,農友投入的成本不容易回收,「夏季天災頻仍的情況下,有些果樹可能愈來愈少人種了。」
通路與消費者支持 共同面對風災
近二十年來,颱風造成的農業損失,加總起來已經超過上千億。對於氣候變遷的農業損失,一般視為無可抵擋的天災,但仍有防範的可能性,儘早發展氣候變遷下的農業避災策略,未來才有機會避免糧食危機。
在作物選擇上,農政主管機關建議農友可選耐溼、耐熱、耐乾旱、耐寒等不同特性的作物,有助適應氣候變遷。以在嘉義種有機蔬菜的農友沈重庚為例,2016年共歷經3個颱風,讓他們兩個多月沒有產出,復耕時除了種常見的葉菜類,他們也種植人參菜、赤道櫻草等野菜,提供新的選項給消費者選擇。
生產者復耕要時間,李逢祺則期待消費者更有耐心,「消費者可以重新思考購買習慣,除了看菜量有無、價格高低,也可以多樣選擇,例如在風災後,可以考慮購買農友復耕時種植的不同作物,或是平時也可以試試冷凍蔬菜、加工食品,讓農友維持收入。」
在通路端,里仁主動結合慈善團體、物流業者等共同推出數項協助措施來支持農友,例如預付貨款、發放慰問金、協助資源媒合、放寬驗收標準等,透過實際援助讓生產者能接續進行下一期的生產。
蘇慕容認為,生產者需要不斷調整耕作技術,而消費者這端,除了購買以外,也可以採用前往農場協助清理災後、捐款、預購等方式,「透過這些方式,耕作者跟消費者能夠對接,消費者關心農民的生計,轉成支持行動,可以在天災逆境中,添上一股溫暖。」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