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源頭把關的評鑑制度 才是食安的保護傘

共好行動
2016/12/20
從源頭把關的評鑑制度 才是食安的保護傘

圖 / 文:里仁

Q:同樣的食品,不管在哪一個通路買,應該都沒差別吧?

A:每一家通路都會有自己制定的上架規範,有的通路注重成本,有的重視新鮮,有的關注原料的源頭控管。所以,即便是同一家廠商出品的同一款食品,很可能因為不同通路的要求,而在成分或製程上有所差異。

例如,豆之家賣到里仁的翠果子,就為了符合里仁的添加物規範,而刪除了成分中的人工色素。因此里仁賣的翠果子是豌豆烘乾後自然呈現的黃色,而一般通路賣的翠果子是模擬新鮮豌豆的青綠色。消費者如果沒有特別留意,是不會注意到這樣的差異。

由於消費者無法親自到每一家工廠,實地了解食品的製作過程,因此購物的通路選擇就決定了所買食品的品質。建議注重飲食安全的消費者,可以挑選重視食材原料與製程控管的通路,讓通路代替自己來進行食品的把關。

 

Q:可以在通路上架販售的食品,應該都符合食品安全法規。為什麼有的通路還要做進一步評鑑?

A:照理說,合法販售的食品都應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相關法規。然而,影響食品安全的細節非常多,每家廠商的落實程度還是會有差異。通路面對成千上萬個品項與廠商,如何為消費者把關呢?只請廠商提供檢驗報告,是不是就足夠了呢?里仁重視原料、製程與生產環境的衛生,因此委託慈悅國際公司上架產品的第三方全程評鑑。通常,慈悅國際公司會取得廠商的加工經營計畫書,確認原料與加工過程符合里仁的食品上架規範後,再實地到生產現場進行由原料到成品的全程評鑑。里仁會根據悅心提供的評鑑結果,進行評估討論。不符合規範的廠商就必須進行改善,直到符合評鑑,商品才能上架。

由廠商提案品項到完成評鑑的過程,通常要好幾個月,有的甚至超過一年。里仁與合作廠商投入很多人力與資源,進行原料與製程的評鑑把關,除了為了消費者的飲食安全著想,也是為了降低廠商捲入食安問題的風險。雖然這些付出,消費者未必看得到,但是能夠讓消費者吃得安心、廠商賣得安心,一切就值得了。

 

Q:合作廠商是怎麼看里仁呢?

 

Q:里仁在食品的評鑑把關重點,有哪些?

A:食品安全的關鍵就是原料。所有與里仁合作的廠商,都必須提供完整的食品成分與製程資料,確保沒有不符合里仁在原料與添加物規範的成分。成分確認後,就是審查所有食材原料的來源、等級與安全性。接下來,進行製程與生產環境的評估。生產現場的查驗,則是由每一項原料的查驗開始,跟著食品生產的步驟,由下料一步一步地進行評鑑紀錄,直到食品完成包裝為止。生產過程中,工廠的環境清潔、人員的衛生作業,也都是評鑑的重點。通過評鑑的廠商,每年還要經過一次現場查驗。即使是已經上架販售的食品,每三年都要進行重新評鑑。這個評鑑過程看起來很麻煩,實際執行起來也真的不容易。但是為了食品安全,里仁與廠商甘之如飴,推薦大家看看「里仁的評鑑精神」。

 

Q:里仁加工食品審定流程 

Q:里仁的評鑑精神

 

延伸閱讀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