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來自於土壤,但你認識土壤嗎?

土地與生態
2022/08/29
食物來自於土壤,但你認識土壤嗎?

文/曾怡陵 圖/黃基峰、freepik

大家都知道,植物生存所需的三大要件是陽光、空氣和水。但植物要能順暢地生長,土壤作為介質,角色舉足輕重。
植物吸收陽光,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土壤微生物的食物,微生物再提供礦物質給植物。
而礦物質能否順利輸送,與土壤內的水分有關。
少了健康的土壤,這些過程就無法順利運行。

作物的生長狀態,與土壤的狀態密切相關。而要認識土壤,得先了解「團粒構造」。團粒構造越完善發達的土壤,由動植物殘骸等構成的有機質通常也越豐富。有機質分解而成的腐植質、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分泌物等,可以將土壤顆粒膠結成一團一團的粒狀組織,不僅幫助土壤流通空氣,還能排水、保濕、保肥、保溫。

健康的土壤 能有效調節水分和養分

氣候變遷常導致久旱不雨,當團粒構造發達的土壤遇到缺水的狀況,就有更大的機率能夠度過難關。專門研究土壤多年的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助理研究員江志峯說明,農民往往過度依賴灌溉,卻忽略土壤本身也具有保水的功能。「團粒構造能夠保存上一季作物的多餘水分。大多數農民往往認為把土壤打得越細,作物的發芽情形會越好,但團粒構造也因此被破壞掉了,真的很可惜。」

此外,團粒構造能夠防止養分流失。團粒構造可以將前一季作物沒有利用完的氮保存在土壤中,除了避免排放溫室氣體氧化亞氮,也能供應下一季作物吸收。

不只保存肥分,團粒構造也能幫助肥分的吸收。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回憶,曾有芭樂農向他求助,原因是芭樂長不好。「當地人認為那塊地不肥,所以連草也長不出來。」當陳興宗告訴農民土壤不缺肥力,農民簡直不敢置信,直到看到農業改良場的分析報告。當時,那塊地的土壤硬得像磚塊,表面累積一層因施肥產生的鹽類結晶,陳興宗認為首要任務是降低土壤的密度,於是出動怪手翻土,再種植綠肥作物,為土壤建構出團粒構造以及健康的生態,後來芭樂品質好,產量也高。

 

肥力採樣

▲肥力採樣猶如小型土壤剖面,可以觀察土壤的有機質等特性。

 

土壤也要做健檢  土壤的特性這樣看

土壤的健康如此重要,那土壤的健康狀態該如何檢視呢?陳興宗認為,「沒有所謂好或不好的土壤,而是要問:什麼樣的土壤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?」

陳興宗將肥力採樣管插入土中取樣,取出一管土壤。「黑色的部分是有機質含量比較多的地方,是古往今來所有生命在土壤裡留下來的痕跡。」不過,這樣的取樣只能代表一小部分土壤的狀況,他也會請來求教的農民挖長寬各1米5的土壤剖面,對比土壤上作物的生長狀況,檢視土壤結構、密度、有否排水不良等狀況。有些土壤性質可以用肉眼辨識,有些則需要送檢,才能確認。

 

健康的可耕地土壤特性

 

陳興宗說明,要認識土壤,可以從物理性質、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三個面向來認識。物理性質包含:土壤是否鬆軟,可讓植物往下扎根?土壤溫度起伏會不會太大?化學性質可以看土壤的酸鹼值、養分的平衡等。生物性質可以看土壤的有機質、生物多樣性等。

江志峯也表示,有機質越豐富的土壤,越能提供能量給土壤中的微生物或小型動物。「這些生物的能量來源是有機質,當生物多樣性被提高,一旦害蟲或是病菌入侵時,就會被天敵消滅。」

 

珍貴的土壤,需要全民一起守護

如今,全世界包含台灣,都面臨土壤退化的問題。「土壤酸化和土壤侵蝕,是兩個很大的問題。」江志峯說明,施肥過量是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;土壤侵蝕包含自然和人為導致的土壤流失,土壤結構一旦被破壞,遇到強降雨就容易因沖刷而流失。「一公分的表土形成需要800年,有機質要增加也不容易。可耕地土壤一旦被不當使用,想再回復生產力,我估計至少要五年,甚至幾十年。」

 

土壤形成作用

▲一公分的表土形成需要800年,可耕地的土壤形成彌足珍貴。

 

土壤的守護勢在必行,農民是最直接的照顧者,那消費者可以怎麼做?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則建議:「『關注產地』的飲食理念,就可以敦促生產者關心土壤的健康。」今年通過的《食農教育法》目標之一為地產地銷永續農業,未來透過食農教育等方式推廣,再搭配「永續食材指南」等標章讓消費者識別,人人都可以透過永續食材的採購,為土壤的健康出一分力!

 

  •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 第70期 封面故事P8~11

延伸閱讀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