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更好的選擇 你還會用石化保養品嗎?
用品與廠商
2019/09/16
文/陳秀麗 專業諮詢/永佳環球有限公司負責人孔皓瑩、十五點五研發總監陳飛延
圖片/Freepik
石化成分是保養清潔品常見的成分,如礦物油、起泡劑等。洗完後沖到下水道,會形成環境賀爾蒙,影響水質與生態,除了對環境不友善,也可能經由食物鏈循環回到人體。
1:非石化來源成分 從何而來
非石油化學衍生的成分,主要有三個來源:
(1) 礦物來源,如二氧化鈦是從礦物提煉而成。
(2) 植物來源,如茶樹精油是由茶樹萃取而來。
(3) 菌種來源,如有助於肌膚保濕的玻尿酸是透過菌種發酵培養而成。
2:石化來源成分 對人體的潛在危害
坊間保養品中常見的石化來源成分有起泡劑、乳化劑、介面活性劑、防腐劑、合成香精及色素等,除了容易引發過敏外,其中的化學成分,透過皮膚吸收,容易產生經皮毒、也可能有致癌的風險,長期以來,一直是威脅人體健康的潛在危險因子。
3:石化來源成分 易造成環境汙染
里仁保養品上架規範之所以要排除石化來源最主要理由,是因為石化是高耗能、高汙染、物質的分解性差,容易造成空氣、水、土壤等汙染的不環保產業。
若能選擇非石化來源製造,對環境的衝擊減少一分,地球就能維持多一分的健康。
4:乳化劑、介面活性劑也能從植物萃取提煉
保養產品中大多是水和油的組合,但水和油不相容,所以要用乳化劑、介面活性劑來擔任融合的介質。市面上的乳化劑雖然常見石化來源,但其實也有從植物中萃取的乳化劑,像是橄欖油,常用於乳霜、乳液等有機保養品。常做為清潔產品發泡用的介面活性劑,同樣能從植物中提煉,例如椰子油。
由於成本低廉,取得容易,石化來源成分介面活性劑、乳化劑被大量使用。長期下來,這些石化成分會累積人體內,造成傷害。流入海洋河川後,無法透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分解,成為傷害水中生物的兇手。
里仁為了消費者健康以及永續環境的考量,堅持不使用石化來源成分。
產品標示上的「化學式」未必是石化來源成份
翻開產品背後的成份說明,常常是一長串艱深難懂、看似化學成分的名詞。很多人因此被嚇到,誤以為這就是石化成分來源。其實那只是每一種物質的化學式,即使植物來源成分也會有這樣的化學式。
-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 第55期 p10~p11
商品推薦 - 快來試試看
延伸閱讀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