滸苔蘇打餅 紅藜與滸苔雙重營養吃出山海永續

食品與廠商
2025/07/16
滸苔蘇打餅 紅藜與滸苔雙重營養吃出山海永續

一塊餅乾的山海永續行動

結合花東紅藜與珍貴海藻的里仁「滸苔蘇打餅」新上市

隨著消費者對環境永續的意識日益升高,越來越多人開始在飲食中尋找兼顧美味健康與友善環境的選擇。里仁新產品「滸苔蘇打餅」的誕生,是里仁攜手理念相同的長期夥伴福義軒食品名廠,從食材選擇、製程堅持到永續實踐的再次合作。「滸苔蘇打餅」巧妙結合來自臺灣海洋珍貴的「滸苔」和花東部落山林的「紅藜」,支持具永續意義的本土食材與藻類的產業發展,帶動消費者共同守護臺灣在地糧食的永續行動。

滸苔的永續潛力與海洋碳匯價值

由於藻類吸碳效率比陸生植物高出 10 至 20 倍以上,具有海洋碳匯的潛力。因此,當里仁認識到台肥在花蓮廠運用低溫深層海水繁養的滸苔,沒有海洋汙染的疑慮,也具有不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穩定生產優點,便決定運用累積多年的自有產品開發實力,來支持滸苔這個新興藻類產業的在地發展。

紅藜守護山林 永續串聯部落經濟

而號稱為「穀類紅寶石」的臺灣原生種「紅藜」對乾旱或貧瘠土地的適應力強,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糧食作物,也一直是里仁支持花東部落的重點作物。里仁持續鼓勵部落以友善生態的耕作方式來種植紅藜,並透過食品加工穩定產銷供需,不僅讓紅藜走出部落,走進生活,也支持了部落經濟並促進山林永續。

里仁「滸苔蘇打餅」選用台肥以低溫深層海水繁養的「滸苔」,具有穩定生產及無海洋汙染的優點
里仁「滸苔蘇打餅」選用台肥以低溫深層海水繁養的「滸苔」,具有穩定生產及無海洋汙染的優點
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糧食作物「紅藜」,是里仁支持花東部落的重點作物
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糧食作物「紅藜」,是里仁支持花東部落的重點作物

透過「滸苔蘇打餅」這個新產品,里仁巧妙結合來自海洋的珍貴滸苔和山林的部落紅藜,大力支持具永續意義的本土食材和藻類產業發展,帶動消費者共同守護臺灣的在地糧食價值。

 

創新製程 x 健康配方

在「滸苔蘇打餅」的研發過程中,里仁與合作夥伴福義軒投入一年半的時間,不斷試作與優化,只為呈現紅藜與滸苔最自然、最動人的滋味。我們選擇在麵團發酵後才加入顆粒紅藜,不僅保留了原色與口感層次,更讓每一口咀嚼都吃得到真材實料。而珍貴的滸苔粉則是在餅乾烘烤後,細心撒在表層,開封瞬間即可感受來自海洋的鮮香氣息。

這款餅乾的每一項製程,皆遵循里仁一貫的「少添加」食品原則:不使用防腐劑、人工化學色素與香料,完全排除氫化油脂與泡打粉,只留下食材最純粹的風味。我們希望讓消費者在享受鹹香美味的同時,也能安心無負擔,真正感受來自山海自然的餽贈。

 

多元食用場景與族群推薦

「滸苔蘇打餅」一推出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共鳴。不少朋友在第一時間分享:「鹹香好吃又涮嘴,完全停不下來!」、「這種用料真的看得見里仁的堅持與誠意!」、「本以為只是普通的海苔味,結果香氣與層次感太驚喜了!」

這不只是一塊餅乾,更是里仁實踐山海永續理念的具體展現。我們將深海無污染的滸苔與花東部落永續耕作的紅藜結合在一起,打造出一款適合各年齡層、特別是銀髮族與蔬食者的安心點心。不論是午後茶點、家庭分享,或是日常簡單補給,這份來自台灣山海的用心,值得被更多人看見、品嚐與支持。

里仁新品「滸苔蘇打餅」實踐山海永續,每一口都友善環境!

這款餅乾,一口連結山林與海洋,從紅藜的部落耕耘到滸苔的深海繁養,是一場透過食物實踐永續的美味行動。

 

滸苔小知識

里仁新品「滸苔蘇打餅」實踐山海永續,每一口都友善環境!

  • 滸苔喜歡低溫,野外環境下附著在潮間帶岩石表面,富含膳食纖維、海藻多醣、蛋白質、氨基酸、多種海洋礦物質。鮮食口感滑嫩,烘乾後,比一般的海苔香氣更濃郁獨特。
  • 營養和經濟價值皆高,是極為珍貴的低溫海藻,在日本是極為高貴的食物,最高可以賣到每公斤新臺幣 2 萬元。常用於懷石料理、壽司、味噌湯、天婦羅和大阪燒等料理,藉其濃郁香氣為料理提味。

 

紅藜小知識

里仁新品「滸苔蘇打餅」實踐山海永續,每一口都友善環境!

  • 臺灣紅藜常見於原住民族部落,被當作是小米、玉米伴生的作物,最高可長至 2.8 公尺,對乾旱或貧瘠土地的適應力相當強,易栽種且生長期短,可以是對抗氣候變遷的救荒糧食。
  • 臺灣紅藜營養豐富,蛋白質含量是稻米的 2 倍,而且富含膳食纖維、9 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、多種植化素及鈣鐵鋅硒鍺等珍貴元素。

 

常見FAQ 

滸苔是什麼?
一種低溫深海藻,吸碳力強,香氣濃郁,營養豐富。

為什麼選用紅藜?
花東部落友善耕作紅藜,是高蛋白、富礦物質的氣候韌性作物。

產品有哪些無添加設計?
全程無防腐劑、人工色素與香料,排除氫化油與泡打粉,吃得安心無負擔。

適合哪些人吃?
適合銀髮族、乳糖不耐者、樂活族與注重永續環保者。

商品推薦 - 來自山與海的純粹點心!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