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出來的天然吸管! 玩艸植造 一次用吸管也能永續
生活提案
2025/04/02

文/葉亞薇.攝影/葉琳喬.圖片提供/玩艸植造
喝飲料使用「一次用塑膠吸管」的習慣若不易改變,那麼路不轉,人轉。
一次用吸管也能符合環境永續精神,多好!
玩艸植造的蒲草吸管,正是突破痛點的實踐方法之一。
在創辦「玩艸植造」之前,陳柏燊是個有環保概念的咖啡館老闆,早在政府限塑政策出現前,店內就不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。不過,因為顧客仍有使用需求,他就嘗試各種替代方案,也因此蒐集了不少客人對「非塑吸管」的使用感想:有人覺得不鏽鋼吸管有鐵味又怕孩童使用上有危險;竹製吸管則是沒晾乾就會有發霉、不衛生的疑慮;紙吸管常不耐水氣易軟爛;至於甘蔗吸管則是原料仍有混合塑膠等等問題。於是,找到環保好用、又能滿足外帶衛生的一次用吸管,成了陳柏燊急欲解決的課題。
善用蒲草本身特性 無須過度加工即可使用
他上網找資料,發現越南生產的蒲草吸管,頓時眼睛一亮。蒲草是生長在河邊、沼澤溼地的草本水生植物,由於其莖中空、質地硬實,且可耐受60度以上的高溫,無須過度加工,經過清洗、裁切、烘乾、消毒後,消費者拿到的本身就是植物,也能在土壤環境裡分解成有機質,不造成環境太大負擔。
種種優點,讓陳柏燊決定進口蒲草吸管來台,而客人反應也不錯。但時間長了,累積成本實在太高。一次前往越南製造工廠的取經之旅後,陳柏燊就萌生在台灣種草、自己做吸管的想法。
取經越南 在台灣復育蒲草、在地製造
為了種蒲草,不僅尋求學術界的協助,陳柏燊也爬梳文獻,發現台灣在日治時期就曾種過蒲草。於是在進行田野調查後,他從2018年開始在宜蘭著手進行台灣蒲草的復育、復耕,成功後便將種植規模擴大到台中、台南和屏東,與數名農友契作栽種。
2019年,環保署的吸管限塑政策上路,陳柏燊遂在2020年創立「玩艸植造」,從餐飲經營跨入環保製造推廣,倡議「吸管不必是製造出來的,而是可以『種』出來。」
然而,儘管已有穩定產出的種植技術,陳柏燊不諱言,最大挑戰仍是種植面積與產量的規模化。現在玩艸植造的事業版圖跨台越兩地,全台蒲草總種植面積約4公頃,以契作、示範推廣、測試氣候種植效率為主,而台灣也是製造設備的研發基地;而在越南則有超過10公頃的農地,以及一個月生產100萬支吸管產能的工廠。
外銷帶動內售 多角化推廣草吸管
玩艸植造的蒲草吸管現在以外銷市場為主,客戶多在歐洲、中東和香港。面對台灣餐飲界因成本壓力等考量,玩艸植造仍不放棄開展本土市場,持續推廣。陳柏燊曾與台灣智慧餐飲科技新創iCHEF合作,將蒲草吸管推廣給 13,000多間餐廳,今年則將供應屋馬餐飲集團數萬支蒲草吸管。
他積極與知名音樂季合作、去減塑論壇演講,引來多家企業認養蒲草田,並提供蒲草吸管給辦公室員工使用;同時,陳柏燊努力推動「臺灣蒲草田認養計畫」,因為種植蒲草,不需要除草劑、化肥或農藥,能友善土地維護當地生物多樣性,並創造就業機會,也讓農民有好的獲利,實踐公平互惠的永續循環。
展望未來,陳柏燊希望擴大產業圈,吸引更多台灣與國際夥伴加入,並持續研發更多元的蒲草製造應用,讓永續價值發揮無限可能。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