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當農友最堅實的後盾
里仁的努力
2018/01/01
文字/圖片:里仁
臉上總是掛著憨實笑容的劉金榮,原本隨兄長從事慣行蔬菜耕作,但每次見到哥哥在採收前一天還在噴農藥,總讓他內心不安。雖然哥哥說「台北人的肚子是尼龍袋。」但他想著:將來兒子也會到台北讀書求職。供應這樣的菜,兒子是不是也會吃到?
放棄白領生活回家經營農場的劉淑芬,有一年發現七八隻喜歡吃水果的白頭翁,在她的農場築巢孵育下一代。「發現生命的喜悅,讓我驚覺自己不只能務農,還可以撫育其他生物。」如今,每當小番茄收穫的季節,就有上百隻白頭翁造訪,成為農場重要的生態景觀。
農友轉作有機的故事人人不同,需要的協助也包羅萬象。如何日復一日,協助超過300戶農友解決有機栽種上的困難,嚴格管控品質,並順利交貨,則有賴一群終年奔波於各地農場的農產管理人員。以「陪伴支持、契約種植、災損補助、生產把關」綿密建構起的生產支持網絡,將農友與消費者拉在一起。
光復大地 也要淨化人心
「做有機最重要的,其實是要把每個生命彼此間的距離拉近。」從事農業生產管理超過二十年,陪伴眾多小農走過有機路的李逢祺這樣說。一般人談有機,多著眼於農藥化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傷害。但若探討「為何要噴農藥?」的精神意義,就會發現我們和世界的關係是很疏離的。
「對很多人而言,買菜僅僅是一樁金錢交易。如果沒有從相互理解的角度來看待生命和環境,我們就會不在乎、不在意,不會關注對其他生命的影響。僅僅追求個人利益的話,當然會要求蔬果要好看又便宜啊!但是,這樣對農友、對土地的影響是什麼?」因此,里仁在推動有機耕作之初,目標便不僅在於「光復大地」,同時也要「淨化人心」。
陪你一起走有機路
有機農友的辛苦是慣行農友的數倍,少了化學藥劑的控制,就必須投入更多的勞力與心力,但產出卻無法掌握、經濟收入也不穩定。有些小農被現實逼迫,最後不得已放棄有機栽種。
「所謂的『有機』,就是要經過『譏笑』、『飢餓』,最後才能成為『有機』。」長旺農場女主人憶起茭白筍轉作有機初期,因不噴灑農藥導致鏽病嚴重,整株茭白筍褐斑處處,不僅被附近的居民指指點點,連臨村農友都專程跑來看,把他們當作是傻瓜。對里仁來說,要守護有機農業,應該與這些小農同在,因此,「顧」農友成了最基本的陪伴功課。
相較於其他有機通路,里仁在有機推動與管理上有一套獨特的功夫——陪伴與關懷。「農民轉作有機一開始,需要克服種不出來的挑戰,也擔心產量不及原來慣行操作的程度,造成經濟損失;最重要的是農產品要讓消費者買得到,通路非常重要。兩者都能獲得解決,才能讓有機真正落實。」
與數百戶小農保持穩定關係的不二法門,就是持續關懷並陪伴。「我們的農友,一定每一個都親自看過,一年至少見二次。」但多數時候每季都能在農場看到里仁農管人員的身影「生產期比較短的葉菜類,就會提高訪視的頻率,一兩個月就會去一次。」到了產地,除了聽農友吐苦水、傾聽他們的現況與挑戰,進一步了解種植狀況並協助解決各種技術問題,同時也必須做風險評估,查看作物生長狀況、資材的使用有無問題,以及是否依照契作合約種植等。
關心農友 就是關心土地與食物的安全
「關心農友,就是關心你自己!」尤其當農友突然貨交得很少,收入下降的時候,一定要去看看生產出了什麼問題,是否要調整作物或交流新技術。長期拜訪關心,順道也核實人心。「認識深了,哪個農友個性老實,哪個又心性急躁,我們都心裡清楚。」面對面的深入了解,是最有力道的鑑別。一旦發生狀況,馬上知道應該如何處理。
「農管人員不是查驗員,而是跟農友站在一起,協助農友發現沒有注意到的細節,同時為消費者的食安做第一道把關。」李逢祺說。曾經有位農友被檢驗出農藥殘留而大聲喊冤,在農管人員抽絲剝繭下,發現是鄰田施行慣行農法的弟弟噴灑農藥波及所致。「這類問題農民多半沒時間或能力處理,被驗到就是下架,但我們會一一分析,協助他們找原因與解決之道。」
提供天災農損時的重要支援
台灣農業常遭受颱風重創,農場災損的復原時間可能要花2~5個月,設備、作物都受影響,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短期內無法買到想要食用的蔬果,或者是需要付出較高的價格。但對農友來說,損失的可能是半年甚至一整年的收入。
面對日益嚴苛的環境變遷,里仁也設有災損援助辦法來支援農友。「若是溫室等設備上的損失,我們會先預付貨款,讓農民有資金可以盡快恢復生產。有收成後,再從後續貨款慢慢抵扣,不能影響他們的生計。」如果是作物上的損失,里仁則會提高進價來收購災害後種植生產的農作物。「因為受到災損交不出農作物的農友才是損失最大的。我們提高進價但維持零售價不變,差額由我們自行吸收,才能真正支持需要幫助的農友。」
此外,里仁也透過生產管理規劃來進行產銷協調,避免「菜土菜金」的傷農現象。請農友針對田區土地特性和個人技術,分冬夏二季,提出自己種植最有信心的主打菜品,及搭配的輔助菜類。由里仁依消費需求、產品多元考量等,進行全年契作的計劃性生產和調配。再透過流程的追蹤,隨時了解栽種狀況,進行補種建議等,將失衡的狀況盡可能降低。
用消費支持有機 永續土地有未來
然而,無論怎樣預先計畫安排,農產品還是要看老天臉色。冬季蔬菜年年爆量,就要拉著產品開發單位,想辦法處理過剩蔬菜。即使已經遠遠超過原先簽訂的契作數量,也要盡量幫忙農友。因為葉菜在夏季普遍歉收,農友一家大小的生計,往往依賴冬季的盛產,因此一定要全力以赴。
多年來,里仁走過的每一塊農地,以制度化的把關實務來確認架上有機蔬果符合國家規範。在為消費者確認安心與信任的過程,里仁也看到了無數的感動!有農友為了防範鄰田汙染,自願犧牲產量,加大隔離帶。也有農友忍痛看著即將採收的農作物因蟲害而毫無收成,也不願施用任何可能有爭議的資材來防治。
相較於農友的付出與承受的風險,消費者只要花數十元,就可以享有安心的有機蔬果。感恩農友的辛勞付出,抱持協助與鼓勵的態度,才能支持有機產業的發展。畢竟更多農友投入有機產業,降低台灣整體農藥用量,維護土地的永續,才是你我的最大福氣!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