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裡傳來的雜糧復興曲

共好行動
2018/04/01
田裡傳來的雜糧復興曲

文/陳儒瑋 圖片提供/Shutterstock、台灣喜願小麥、張麗芬、吳東峻、石吉弘

細數台灣古早味飲食:地瓜簽、水煮花生、綠豆湯、烤玉米、芝麻糊……前人充分利用了不同時節的大地恩賜──雜糧,也透過多元化食物來源攝取了身體所需的營養。把本土雜糧帶回台灣民眾的飲食生活,不但有助於現代人健康管理,也可活化台灣農地。

麵包、麵條、飲品使用本土小麥來製作?數十年前無法想像的情境,讓吹響台灣雜糧復耕號角的喜願小麥農友團實現了。位於台南的樹谷農場,推廣紅藜營養價值,讓原住民傳統作物一躍成為家庭料理食材,更同時達到保護本土原生種及傳統文化的功能。在秉持友善環境理念的里仁商店,也能看見台灣小麥、紅藜與紅薏仁等雜糧的身影。

我們很欣喜看見,生產者投入雜糧種植、活化台灣農地;食品業者響應,採用本土雜糧生產加工;以及民眾實際採取消費行動,當三方合作,讓雜糧成為日常餐桌風景,代表這一波結合生產、加工與消費的飲食革命,正悄悄地改變了台灣農地的使用型態。

 

麥田裡傳來的雜糧復興曲

初春3月的週六午後陽光燦亮,苗栗苑裡的麥田中傳來悠揚樂聲,或坐或站在田埂上的人們,在「苑裡幸福浪麥音樂會」專注地享受著幸福時光。

農地和音樂會看似不相干,但這是苑裡農友們繼2012年舉辦「好麥共饗音樂會」後,再度籌畫的一場盛會。除了樂音悠揚,市集攤位上農民販售收成的黑豆、黃豆、紅豆、紅薏仁、芝麻和地瓜,親子們在麥田裡專注地描繪春日田園風光,約有一千多人從各地聚集到苑裡。活動籌辦人之一,苑裡雜糧產銷班農友吳文雄說,這場音樂會是「喜願麥田狂想」的年度活動,去年在台中外埔舉辦,明年則會移師至台南學甲。

台灣喜願小麥秉持友善環境種植原則,契作小麥的面積逐年成長,並舉辦各種消費者活動,讓消費者認識小麥等雜糧作物。圖為「苑裡幸福浪麥音樂會」現場。

 

友善種植的麥田革命

台灣喜願小麥的「麥田狂想」運動源於2007年。那年,創辦「喜願麵包」工作坊、提供身心障礙者工作機會的施明煌,眼見進口麵粉價格飆漲帶來的成本危機,思考著自行種植小麥的可能。他決定先與台中大雅農友契作1公頃小麥,同時進行基礎的調查訪談與紀錄工作。

兩年後,苗栗苑裡、彰化芳苑及台南學甲加入「麥田狂想3.0」行列,這些都是台灣早期曾種植小麥的地區。吳文雄說,苑裡小麥在每年二期稻作之後的11月初播種,3月初左右收成。一開始,參與農友僅用3~5分地的面積來試種,如今苑裡栽種小麥已達約30甲規模。

同時間,「喜願麵包小麥契作行動化生產履歷系統」上線,讓生產者登錄播種、施肥、天候、上傳照片等種植資訊,逐步建立生產履歷。一方面,契作合約者依此掌握耕作進度,消費者透過標號就知曉手上的小麥商品是由哪一位農友所生產。

「一開始對這麼大年紀的我來說很困難啦,不過有雜糧產銷班的班員一起合作,做久也就習慣了。而且,這樣更可以督促自己按部就班,也讓消費者有一起參與的感覺。」70多歲的吳文雄回憶。

喜願小麥秉持「不捕(毒)鳥、無農藥、無除草劑、無化學肥料」的友善環境種植原則,在現實中馬上遭遇嚴重的鳥害。「我們真的投注相當多心力來實踐生態共好的理念。」苑裡雜糧產銷的班員朱永祿說:「最慘的時候大概有八成的小麥都被吃掉,我們也只能利用擴大種植面積的方式,盡可能提高生產量。」 

 

重回平民生活的台灣小麥

2011年,台灣市占率最高的麵粉廠──聯華實業,協助喜願小麥後續加工、研磨與麵粉銷售等業務,陸續推出全麥粉及全麥麵條等商品,打入商業市場,在里仁、主婦聯盟合作社乃至超市都逐漸看到台灣小麥產品。

已屆七旬高齡的苑裡雜糧產銷班的鄭楓仔語重心長地說:「中斷種植40幾年之後,小麥能再度出現在故鄉的土地上,相當令人開心。一直仰賴國外進口價格低廉的雜糧不是辦法,唯有自己種植才能保障自給率。」

除了積極生產外,喜願小麥契作農友更讓雜糧走入小朋友的生活之中,藉由向下扎根,穩固台灣雜糧發展的基礎。因此,他們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合作,共同推出「咱糧學堂」課程,到學校課堂上教導師生認識小麥、黃豆與黑豆等雜糧。苑裡農友朱永祿笑著說,很高興能到學校為孩子們上課,讓他們知道自己吃的食物從何而來,是一件重要又有意義的事。

從生產、加工、消費到教育,由施明煌發起的麥田狂想曲、成為台灣雜糧復興運動的實踐典範。

苗栗、台中、彰化都是台灣早期曾種植小麥的地區。

 

紅藜躍上日常餐桌

近年成為台灣人餐桌新寵的紅藜,本是原住民傳統作物,用於製作小米酒酒麴,紅橘紫的斑斕色彩,觀賞或慶典都少不了它。2008年,更因其為台灣原生種,被正式命名為「台灣藜」。

「我一直不了解為什麼奶奶每年持續種著紅藜,直到有一天好奇地問她為何這麼堅持,奶奶只跟我說,有一天一定會有人需要它。」這段屏東三地門魯凱族原住民孫女與奶奶的對話,成為樹谷農場(前身為奇美善化農場)種植紅藜的契機。

樹谷農場場長王米玲是從2011年開始學習種植紅藜。紅藜生長初期需要水分,但收成時卻很怕下雨,所以多在每年10月底種植,2月初左右收成。有時也會嘗試增加一期栽種,2月底播種,5月底前採收,生長期約100~120天。

王米玲說,目前除了與屏東、台東的原住民契作,樹谷農場也有自己的紅藜田,採取不灑農藥與化肥的友善環境種植。去年4月更配合兒童節推出「紅藜兒童特展」,搭配紅藜麵包和蛋捲等親子食育體驗課程,讓小朋友對紅藜能有進一步的認識。

此外,樹谷農場也積極與加工及零售業者合作,期盼藉由消費者的力量,一起支持原住民的在地產業。像今年與里仁公司攜手合作的熱銷商品「紅藜棒」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 

里仁用多樣化產品  落實與「與土地共好」理念

「原本製作紅藜棒的業者想要使用國外進口、成本較為低廉的紅藜,但我堅持就算增加成本也得使用本土食材,這才合乎里仁的宗旨,如此一來生態與產業都能永續發展。」里仁公司韓敬白副總經理說明,除了紅藜,里仁與花東農友契作的硬質玉米,也非常適合研磨成玉米粉,可用於製作各式加工食品。

走進里仁商店,貨架上陳列著紅藜米、紅薏仁、小麥、花生仁,紅豆等雜糧,其他也有像紅薏仁綠豆湯、紅藜棒、玉米棒與消化餅等雜糧加工食品。

韓敬白副總經理表示,「生態環保、自然健康、支持小農與弱勢族群是里仁的宗旨。」里仁販售雜糧農產品之外,也積極研發各種加工食品,讓消費者可以享用雜糧的多元營養並支持雜糧在地發展。

推動國產雜糧,提高自給率是一個目標,但觀照整體層面,讓更多台灣農地有效地耕種,及增加雜糧種植多樣化,絕對是不能忽視的重要面向。

「里仁一直在談『共好』這個概念,真正的精神在於我們要先付出對別人好,對方就會對我好。里仁對生產者好,生產者自然就會回報予優良的商品。將這個想法拿到支持國產雜糧的脈絡下來談也是一樣,我們採取對土地好的耕作方式,土地自然就會長出優良的食物。」韓副總說到:「這是里仁希望透過商品傳達給消費者的理念,也希望消費者能用實際的購買行動來支持本土雜糧的發展。」

里仁積極研發各種雜糧加工食品,讓消費者能以購買行動支持本土雜糧發展。

 

打造互助共生的支援體系

國外進口數量龐大且價格低廉農產原料早已占據台灣消費市場,反觀在氣候條件、耕種面積、機具設備與人力資源都位居劣勢的台灣雜糧,要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相當具挑戰性。然而,經過先行者十餘年的努力,總算闢出一方美麗風景,讓不少消費者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烹調和飲食經驗,為本土雜糧在餐桌上留一個位置,也替自己的健康多做一份投資。

雜糧要能順利復興,需要廣大消費者的購買支持。用你的消費力量鼓勵生產,打造互助共生的體系,才能讓台灣雜糧復興再展下一個更美麗綻放的黃金歲月。

 

多吃雜糧的日常飲食好方法
1. 煮飯的時候,可以嘗試加入像小麥、黃豆、紅藜等不同的雜糧,就能輕鬆增加雜糧的攝取。
2. 自製綠豆湯、紅豆湯、花生湯等古早味點心,取代日常的加工飲料或甜品。
3. 將黃豆或黑豆等優質植物蛋白質來源入菜,可減少肉類攝取。
4. 購買時注意標示,優先採購台灣本地產的雜糧。

 

◎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 第48期 p6~p9

商品推薦 - 快來試試看

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多多分享:
返回列表